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识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开发文档 其他文档  
 
网站管理员

加了微信,怎么做客户管理才能不丢单?

fangfang
2025年8月26日 15:31 本文热度 96








私域做的好的人,是在“放大价值”,而你现在做的,只是“守”着名单...


上个月公司做促销活动,教培销售小张对着微信里300个客户,复制粘贴了一句“XX课程限时8折,错过再等一年”,发完后盯着对话框等回复,结果大多是已读不回,更糟的是有个家长直接回:“我家孩子是五年级,你发的初三课程,用不上啊…”


无独有偶,SaaS销售徐静前段时间也犯了同样的错。


她给合作快2年的老客户发 “我们的协同工具新出了库存模块,了解下?”,客户纳闷地回:“咱们都合作2年了,你不知道我们早就用了竞品的库存系统吗?”


小张和徐静的遭遇,你肯定也遇到过:发消息石沉大海,客户临时咨询时疯狂翻聊天记录找信息,公司做活动只能漫无目的地群发,最后要么被当成骚扰,要么损失客户信任。


其实不是客户难搞,是你在微信上做客户管理时,漏了三个核心你要管的要点:


1、需求—他到底要解决啥问题


2、状态—他现在到没到推进的时机


3、关系—他认不认可、信不信任你


这三点没做好,再努力群发、记录信息,都是白忙活。


今天,咱们一起来看看,这三个事儿我们到底怎么管,才能把你的微信中的客户,价值最大化!


1

关于需求—你只是写了表面诉求


你记录的信息里,有客户的真实痛点吗?


小张跟进李姐时,李姐说“孩子数学差,想报提分课”,小张只把 “要提分课” 这个表面诉求记在备注里,每次有提分课活动都群发消息,可李姐始终没报名。


直到李姐忍不住说:“我不是不想报,是孩子上课总走神,上次报的补习班,他坐10分钟就玩橡皮,最后钱花了,成绩一点没涨。”


你听听,这话里藏着两个关键信息:


一、深层痛点“怕孩子坐不住,课程白买”,


二、关联场景“上次报班因走神没效果”。


可小张之前完全没去了解客户这些,只盯着“提分课”这个表面诉求,发的消息自然戳不中李姐。


后来小张默默的在微信备注里写上:


“李姐 - 表面诉求:要五年级数学提分课;深层痛点:怕孩子坐不住白花钱;关联场景:上次报班因走神没效果”。


再发消息时,特意结合场景说:“宝贝妈妈,这是咱们孩子上课的片段,每10~15分钟有个数学抢答赢贴纸的游戏,之前有个男孩跟咱们家孩子一样,上次报班总走神,现在用这个方法,能坐满40分钟,小测还从40分涨到了75分。” 


李姐当天就约了试听。


不难发现,李姐不是不想要提分课,是想要“能解决走神没效果这个麻烦”的提分课。


销售最容易陷入的误区,就是把“客户说要什么”当成全部,却忽略了“他为什么要”(深层痛点)和“他之前经历过什么”(关联场景)。


就像家长说 “要英语课”,可能是因为“孩子记单词慢(痛点),上次考试因单词不会写丢了 20 分(场景)”;


销售总监说“要 CRM”,可能是因为“销售线索总流失(痛点),上次有个10万的线索跟进丢了(场景)”。


只有把表面诉求(客户明确表达的需求)、深层痛点(客户没有明说的担忧和顾虑)、关联场景(客户过往的相关经历或具体使用场景)这三点记全,你发的消息才会让客户觉得“你懂他”。


怎么挖到和记录这三个要素?分两步走:


第一步,挖信息时,用“场景+痛点”的结构追问。


别只问“您要什么产品”就结束了,要接着问:“您之前用类似产品 / 做类似事时,有觉得哪个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吗?” 


比如:


教培场景:家长说“要英语课”,追问 “您之前给孩子报过英语班吗?有没有遇到过孩子学了就忘,或者坐不住的情况?”(先问场景,再引痛点)


SaaS场景:企业说“要库存管理工具”,追问“您之前管库存时,有没有遇到过库存积压卖不出去,或者缺货没法交货的情况?”(用场景带出痛点)


第二步,记备注时,把三者都写进去,别只记表面。


比如:


教培客户备注:“王哥-表面:四年级英语课;痛点:怕孩子记单词慢;场景:上次考试单词错一半”


SaaS客户备注:“张总-表面:电商库存工具;痛点:怕库存积压占资金;场景:去年双11压了10万货没卖出去”


发消息前,先看这三个要素,把你的“产品”和客户的“场景+痛点”绑在一起说,客户才会觉得“你的消息”和他有关。


2

关于状态—你只是记了跟进动作


你记录的信息里,有客户的决策状态吗?


徐静有次跟合作2年的老客户打电话,客户突然问 “你们上次说的新模块,价格能再优惠点吗?” 


徐静慌了,她只记得 “6月15号给客户发过新模块资料”这个跟进动作,却没记客户当时说的“要跟财务确认预算(认知阶段),下周才能给答复(时间节点),现在卡在财务觉得价格高(当前障碍)”。


她只能临时翻聊天记录,客户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:“哎,这多少也有些不上心了。”


其实徐静不是不上心,是她把“记动作”当成了“管理客户状态”。


很多一线销售都这样:备注里记满了 “6月发了资料”、“7月约了系统演示”,却没记客户的认知阶段、决策流程、时间节点、当前障碍,这些信息才是决定“能不能推进”的关键。


徐静的老客户不是“不想要新模块”,是“卡在财务觉得价格高这个障碍上”。


你要做的不是“催他决策”,是“帮他扫清障碍,推进状态”。


在微信上怎么管客户状态?


关键是记“四个关键信息”,而不只是记“动作”(你做了什么):


1、认知阶段:客户现在对产品的接受度是怎样的?


是“刚想解决这个问题?”,还是“一直知道有这个产品”,是“正在对比几家” 还是“已经倾向于你”?


比如家长说“先看看资料”,是“刚知道”;说“你们和XX机构比哪个好”,是“正在对比”;说“你们的还能不能再优惠点”,是“倾向于你”。


2、决策流程:客户要跟谁确认才能拍板?


个人类的客户可能要跟爱人、家人、朋友商量,企业客户可能要等老板批预算、IT部门评估兼容性。


3、时间节点:客户说的“下次沟通”具体是哪天?


千万别记“以后再说”,要记“4月10日考试完再聊”、“下周三给预算答复”。


4、当前障碍:客户现在推进不了,是存在什么卡点?


是“没空”“没预算”“怕效果不好” 还是“要对比竞品”?


记的时候不用写长篇大论,用简短的话补充在备注里就行。


比如徐静在老客户的备注信息里写上了: 


“张总-表面:要新模块 - 痛点:怕效率低 - 场景:之前报表导出慢耽误工作效率


状态:认知阶段(倾向我们)+决策流程(财务审批)+时间节点(下周三答复)+当前障碍(财务觉得价格高)”。


知道状态后,你就会发现,比起去漫无目的的问“考虑得怎么样了”,你会更倾向于给他发“帮他扫清障碍”的消息:


比如客户卡在“价格高”:发“降低决策成本的方案”,“我跟领导申请了,新模块可以分季度付款,每次付30%,这样财务那边压力小,这样的话咱们财务还存在什么卡点不?”


徐静给张总发了分季度付款的方案,张总很快就确认了合作。


管状态不是“记动作”,而是“帮他扫清障碍,推进状态”。


3

关于关系—你只是在做无效维护


你记录的信息里,有赢得客户信任的证据吗?


做餐饮加盟的老周,曾经深信“维护就是刷存在感”。每个节日,他都不厌其烦地给所有客户群发祝福,换来的却是寥寥无几的回复和张老板的直接吐槽:“你要是能帮我想想选址的事,比啥祝福都管用。”


老周这才想起,张老板的备注里写着 “表面诉求:想加盟汉堡店 - 深层痛点:怕选址错亏房租 - 关联场景:之前开小吃店因选址偏,3个月关门了”。


之前张老板问过“怎么选人流量大的铺位”,老周当时只随便说了句“找商圈就行”,没放在心上。


后来老周赶紧整理了份《汉堡店选址评估表》,里面写了“看早中晚人流峰值”、“测周边3公里竞品数量”、“算房租占营业额比例” 这些具体方法。


发消息时特意提了张老板的场景:“张哥,您之前开小吃店因选址偏没继续经营,这份评估表是我们帮100多家加盟商选址用的,上次有个老板跟您一样,按表选了铺,现在日均流水比之前开店高了2000块,您看看能不能用?”


张老板很快回了消息,还打了个电话过来:“我看了表,昨天去看的那个铺,周边竞品太多,按表算得亏,多亏你提醒。” 


两周后,张老板主动签了加盟合同,还说“就冲你这么上心,我信你”。


客户需要的是被理解、被记住,而不是被群发。


一线销售做关系维护,最容易陷入“为了维护而维护”的误区:觉得发祝福、刷存在感就是上心,却忘了客户真正需要的是“能解决问题的帮助”。


只会发节日祝福、促销信息,你浪费了时间,客户浪费了注意力,最终还消耗了原本就不多的信任。


比如在餐饮加盟行业,客户的痛点都很具体:选址、客流、成本、运营,你记着这些痛点,帮他解决,比发10条祝福都管用。


那你说咱们在微信上怎么做好关系维护?


关键是在备注里记“三个有用的信息”,并结合这些“信息”发消息:


1、帮助的记录:你之前帮客户解决过什么具体问题?


比如“3月帮王姐做周末促销方案,销量涨15%”、“4月给张老板发选址评估表”,别只记“帮过他”,要记具体帮了什么、有什么效果。


SaaS场景里:不要只是记“已做售后回访”,而是记“10月22日指导客户使用自动化报表功能,替代手动制表,每周节省5小时”。


2、偏好的信息:客户愿意看什么类型的内容?


老周跟张老板聊多了,发现他总问 “选址、房租成本”,从不说“汉堡口味创新”,就把“偏好:选址技巧、成本控制干货”记在备注里,从此都没发过 “餐饮行业动态”“新品研发” 这类无关内容,每次发的都是张老板真正关心的。


你也可以从聊天和朋友圈挖偏好:客户常聊“孩子专注力”,就发注意力的训练方法;常发“门店业绩差”,就发客流提升技巧,别只是发“你觉得好”的内容。


3、互动的时机:什么时候提供什么价值最合适?


比如:老周一开始想早点帮张老板,提前一周发评估表,张老板说“还没开始看铺,先存着”;后来看张老板说“今天去看了3个铺,纠结选哪个”,老周又立刻把评估表发过去,张老板秒回 。


这就是“对的时机”:客户有行动信号(看铺)、有需求(纠结选铺),你递的价值才不白费。


比如教培行业在月考之前发“月考高频错题解析”;CRM销售在月底就发“月底冲业绩冲刺方案”...


这些内容,卡在“客户需要的节点”最管用。


记的时候,你可以选择一个重要客户,仔细翻看聊天记录和朋友圈,补充这三类信息:


1、帮助记录:[具体帮助过什么,结果如何]


2、偏好信息:[客户真正关心什么]


3、互动时机:[什么时候提供什么价值最有效]


针对这个客户,放弃群发祝福,基于你的记录,发送一条这样的消息:


“王总,想到您之前提到[具体痛点],我看到这个[资料/工具/方法],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,分享给您参考。”


“李姐,最近快到[具体时间节点],您可能会需要[具体价值点],我准备了这份[资料/工具],希望能帮到您。”


根据这样的客户记录,你发出去的的消息才不会是空洞的祝福或广告,而是“贴着客户需求”的价值,客户会感觉到 “你不是只想着推销,是真的想帮我变好”。


时间长了,信任自然就建立了。不仅意向客户会主动签单,老客户不仅会续合作,还会给你转介绍。


管关系,不只是记“生日”、“地址”,也不是只会发“祝福”,是真正的把客户放在心上,把他的需要,放在心上!


最好的客户关系,是他知道你能帮他解决问题。


4

小结


客户管理的本质,是从“守着名单”到“经营价值”。


现在开始,请别再把你微信里的客户当成一个个需要群发的名字。


在微信里做客户管理,不是机械地记录和催促,而是通过精准的记录,让自己的跟进行为成为客户眼中不可或缺的“价值”。


1、管需求,用“表面诉求-深层痛点-关联场景”三层结构,记下客户真正怕什么。让你一开口,客户就能感受到“你懂他”;


2、管状态:记下客户的“认知阶段、决策流程、时间节点、当前障碍”四要素,看清他卡在哪里。从“催他决策”变为“帮他推进”,推动成交。


3、管关系,记录三条黄金信息:“帮助记录”(具体解决过什么问题)、“偏好信息”(他真正关心什么)、“互动时机”(何时提供价值最有用)。让你的每次出现对客户来说不再是骚扰,而是雪中送炭。


别等“客户流失了”才着急,建议你可以马上这样做:


1、选择3-5个重要客户,查看现有的沟通记录


2、补充三层需求信息:表面诉求、深层痛点、关联场景


3、完善状态记录:认知阶段、决策流程、时间节点、当前障碍


4、添加关系信息:帮助记录、偏好信息、互动时机


5、基于完善后的记录,发送一条精准的价值信息


当你开始记录这些信息,你会发现每次联系客户都更加自信和准备充分。


客户能感受到你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、尊重他们的状态、记得他们的偏好。


该文章在 2025/8/26 15:31:47 编辑过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
点晴ERP是一款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专业生产管理软件系统,系统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青睐。
点晴PMS码头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港口码头集装箱与散货日常运作、调度、堆场、车队、财务费用、相关报表等业务管理,结合码头的业务特点,围绕调度、堆场作业而开发的。集技术的先进性、管理的有效性于一体,是物流码头及其他港口类企业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统。
点晴WMS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货物产品管理,销售管理,采购管理,仓储管理,仓库管理,保质期管理,货位管理,库位管理,生产管理,WMS管理系统,标签打印,条形码,二维码管理,批号管理软件。
点晴免费OA是一款软件和通用服务都免费,不限功能、不限时间、不限用户的免费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。
Copyright 2010-2025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